關於 3D Printer PEI 板的三兩事

前言

最近看了一些 3D Printer 社團的留言,發現很多人不知道 PEI 的特性,也沒有仔細看官方的介紹,所以列印常常失敗,這邊稍微說明一下。

  1. 正常來說,列印 PLA、PETG、TPU、ABS、ASA 等一般材料,完全不需要上任何黏著劑。
  2. 黏著劑會降低 PEI 的壽命 (你沒看錯 PEI 是有使用壽命的,它塗層是耗材,使用黏著劑在脫模時會造成塗層損耗剝落)。
  3. 當你長期使用發現 PEI 板逐漸有印痕或難以脫落,這代表 PEI 板的塗層可能有受損了。
  4. 建議不要在高溫狀態下立即脫模,因為此時 PEI 板的附著力極高,強行取件可能會導致 PEI 受損。
    最佳脫模方式:待列印結束後,讓平台自然降至 約 45~35°C 的中低溫狀態進行脫模,這時附著力適中,既不至於過黏,也能輕鬆脫落,也不建議完全冷卻後脫模,因為材料縮冷後容易咬死在 PEI 表面微縫中,反而更難拆除。
  5. 有人可能會說:「官方介紹 PA、PC 等材料需要搭配黏著劑,既然如此,黏著劑不是不能用嗎?」
    但重點在於黏著劑的種類與使用方式。 使用高黏度或含有強溶劑成分的黏著劑,可能會加速 PEI 板表面的老化與剝落,大幅縮短 PEI 板的壽命。
    換句話說,如果你一開始就必須仰賴黏著劑來列印 PLA 等常見材料,那麼你為何不一開始直接使用冷床或熱床,而是購買高價的 PEI 板呢?

下面附的照片有痕跡的就是 PEI 塗層損耗的樣貌,顯微鏡放大去看,很明顯塗層已受損

正常的 PEI 板會無法黏附模型,通常是以下幾種狀況造成

  1. PEI 板有油脂或 Particle;人的手上一定會有油脂跟皮膚碎屑,這些東西都會大幅降低 PEI 板的附著力,尤其是油脂,最好的做法是戴手套去拿取,避免手直接接觸 PEI 板,這樣就不用每次使用前還需要清洗,PEI 板每隔一段時間一定要用溫水跟中性清潔劑清洗,機台軌道本身有油脂,長期使用會揮發黏附在 PEI 板上,降低附著力。
  2. 環境溫度不足;寒流來 (低於 20 度),請適當提高艙溫或底盤溫度,以艙溫為優先考量 (X1、C1),其次再考慮調整底盤溫度 (A1、Mini),沒經驗的人調整底盤溫度容易造成大象腳,這需要花時間抓參數。
  3. 溫度不均勻;這種狀況容易發生在無艙殼的 A1 系列上,麻煩請確認機台放置的環境沒有電風扇或冷氣對者機台吹… 這種狀況非常常見…
  4. 加熱底盤有異物;請記得每次列印前確認加熱底盤沒任何異物,機台便便有時候碎屑會亂噴,取下板子時有可能會遺留在加熱盤上沒發現,這會造成底盤加熱不均勻。
  5. PEI 板沒放置好;這就沒什麼好說的,有些人就單純 PEI 板沒放置好,放到卡榫上。

以上幾點供大家參考吧,預祝大家新的一年列印能順順利利的!!!XD